《雨》书评

今天从早到晚都在断断续续地下雨。有仅仅阴沉的时候,也有一两秒内即变得很大的雨,但始终没有真正的暴雨,甚至中途天色还亮了起来。

下午看了黄锦树的《雨》。几个月前这本书就在我 Kindle 里了,但今天才看。下雨天看《雨》真的很合适,如果是连绵不绝的大暴雨就更合适了。

一篇篇看下来觉得陌生又熟悉。雨季胶林的场景实在离我很遥远,描写很有氛围也很有画面感,但我不知道我脑子里浮现的画面是否就是马来的样子。我想象的差不多就是纪录片里的赤道、杂志上曾看过热带雨林的样子,密集得不得了的高大树木们,闪现其间的斑斓老虎,或深或浅的绿色,遮蔽天日,潮湿炎热。即使这些画面不一定真实,我也很喜欢,甚至莫名的亲近。可能是因为潮汕也有相似的气候吧,湿漉漉的感觉我非常明了,炎热也是。时不时出现的闽南语让我觉得很熟悉。有种「这些是我见过的人,但他们生活在我没见过的地方」的奇妙感觉。遥远,但是语言能够瞬间在我脑中构筑出画面。有人说语言很台湾腔,也让我觉得很意外,我是毫无感觉的……大概是因为台语本身就是闽南语系,我习惯了。

前面的几篇就好像听残缺的志怪传说。奇特诡异的情节发生,没有给出原因也没有给出结尾,听故事的小孩子会一直追问,到底是人还是兽,还是鬼造成了灾祸,但无人给出一个答案,你愿意相信哪一个版本就相信,大家只是简单自然地接受这个情节的发生,不去探究。说实在的,有时候,非要问出一个答案是很没意思的。为何一定要知道它在叙说什么呢?总有某一刻,是情绪极其强烈,只容得下感觉的时候,一旦要逼出言语,非要一个答案,就破坏了氛围。

到《后死(Belakang mati)》和《小说课》其实就感觉听不到雨声了。叙写的年代感觉往后推移了好多,开头就是飞机,一路从暗无天日的雨林中读过来,一下子看到了久违的天空,有点不适应。虽然描写完飞机又有点雾蒙蒙的感觉,但已经从潮湿茂密中走出来了,从马来到了台湾。没有了那种迷雾重重的气氛,不那么色彩鲜明,回到了现实,好像是发生在我不远处的故事。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看到很多人都集中在其他几篇小说,少有对这两篇的评论。

第一次读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语作品,画面感很强烈的文字,独特的意象,诡异阴郁的故事,以前没有读过这种气质的华语文学,却意外的亲近。从地域来讲,我确实与南洋更接近,而这里的文学向来不是华语文学的主流,应该说整个文化中心都在北方、大陆。或许也解释了我对许多著名作品不感冒的原因,小学中学的语文课本里选取的作品都很好,但里面描绘的从来不能唤起我的记忆,大山大河大漠,我可以想象却无法觉得亲近。印象很深的是初中的语文老师,她是青岛人,曾说我们无法体会秋高气爽,这是真的。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做秋高气爽,我一直习惯了只有一两个星期的短暂秋季。到了冬天树也是一直郁郁葱葱的,几乎没有见过叶子掉光的样子。我可以去别的地方见到这样的景象,但我童年少年一直见到的景象、一直在其中创造回忆的地方为什么那么少在文学里出现?提起南方许多人想起的是细雨、小巷、油纸伞,那是江浙,是南方没错,但对于身处广东的我,只觉得疏离。

黄锦树所写的雨林故事有种暗流涌动的氛围,好似神秘奇异,却让人平静地接受,看似惊悚的情节借由他的文字也变得理所当然。我总是莫名觉得,这些故事与我听过的长辈故事有某种相似之处。当年代久远,叙述起来总是轻易带过感情浓烈的部分,有些亦真亦假的情节也无意深究,只是渐渐淹没在时间里罢了。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