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与二元

去年开始慢慢清理很多东西,比如微博关注,比如 RSS 的订阅。微信朋友圈、看一看清理了一轮又一轮,标准逐渐升高。最开始只是在心里划分,比如转发了什么文章的人显然和我三观不合,后来开始把一些经常发明星八卦的人、「在看」有(我看得出来的)逻辑漏洞的文章的人屏蔽掉,然后把什么热点都跟风转发评论几句的人屏蔽掉,发展到现在,大部分人都被我屏蔽了,只留下了我认为真正有思考的人。以前没觉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现在只想问之前的自己:差别那么大你怎么会看不出来?不要问自己这个人是否应该屏蔽,而应该问我想关注他吗?我愿意听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吗?

获取足够的高质量信息才能形成合理的判断。但「足够」的定义是什么呢?或许是当到达某个量,获得某些关键信息后,再有更多的信息,也不会影响你的判断的时候?我要怎么知道「现在是时候了」?真的没有更多关键的信息了吗?有时候离事件太远了,是各种意义上的远,我不知道怎么判断此时是否是「足够」的时刻。

但又或许最合理的判断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只能无限接近。「真相」不可能被复现,只能通过回忆、复述与推理来还原,而记忆、语言本就是不可靠、有局限的,我们只能无限接近真相。但接近真相、修正自己判断的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我看到的状况是,很多人并不是真正在寻求事件的真相,或是真心地想要探求如何解决、改进,他们只是想要找到一个靶子发泄自己的情绪。利益受损了,那么就找到一个可能为之负责的主体,然后指责甚至谩骂。不管这个主体是不是真的需要为此负责,不管是不是只有一方的错,即使 TA 确实需要负责,也不管 TA 是否就应该承受这样的暴力,只管骂就是了。

有时候,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也是推波助澜的一员。很多人会痛骂利益熏心的商人为了成本选择破坏环境,加剧了全球变暖,但很多日常行为也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提到环保,人人都说好,而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即使只是小小的一件事,很多人就不会去做了。一个少开空调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身体力行。午餐很多人选择打包或叫外卖,在宿舍边吃边看剧。为什么不自带饭盒去打包?因为麻烦啊,不想吃完还要洗饭盒。那为什么不堂食?因为想在自己的小天地边看剧边吃啊。只要不是火烧眉毛的事,只要灾祸还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很多时候人会屈服于小小的诱惑,「听不见远方的哭声」。我也是这样的。

还有大量的逻辑谬误、被情绪带着走的问题。网络上太难把握「度」了,带有情绪的、偏激的言论本就比客观中立的观点容易传播。无论是批评还是赞扬、中立,都会在一些情况下被过度解读,扣上大帽子,贴上某某标签,又开始无尽的谩骂。我其实非常希望看到不同的观点,然而真正拿论据辩论的人少,用情绪吵架的人多,噪音太多,要看到有质量的观点并不容易。为什么有些人很难明白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呢?我们不就是在灰色地带寻找一个平衡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