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杂志时代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杂志报纸。每周五我爸会带给我一整个星期的报纸,然后那天晚上我除了 7 点的动画片之外,就是埋在报纸堆里看,看不完周六早上继续看,边看边把喜欢的页面分出来,全部看完了就开始剪报,然后还会假装自己的剪报本是一本杂志,在旁边写推荐语和栏目名字。最后满手黑黑的油墨。

之前有人说逛书店的好处是偶遇,走到另外的地方去,发现全新领域的概率更大。其实我觉得杂志更有偶遇的感觉,尤其对小孩。综合性的杂志会有文学故事,介绍各式各样的人在做什么,科普生活小窍门,教你做手工,连载漫画,推荐书籍,介绍科学现象,讲述历史故事,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很多东西了。大人夸我的时候会说我爱看书,知道的东西多,其实那时候我爱看的书是小说,具体的知识大部分是杂志报纸上看来的。杂志报纸多短文章,经常会提到某某著名作家/演员/导演,或者提到某某著名文学作品里曾经提到过云云。小学的时候上网的时间被限制了,平时在杂志上看提到了什么人名/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专辑名字就会记下来,等能上网的时候去搜,然后就在百度百科里每一个蓝色的链接间跳转,一次打开十几个标签页。搜影视作品的时候简直是无底洞,可以跳转的方向可以有:导演/演员还有什么其他的作品,该片/剧获得的奖项的历年获奖名单,同类型的著名作品,写了影评的用户的页面,然后无限循环,迅速地把上网的时间榨干净。我最开始知道豆瓣和果壳,全拜这个习惯所赐。因为搜书和电影,豆瓣的条目总是出现得很靠前,而搜科学相关的问题,当时靠前的条目大部分是果壳,少部分是科学松鼠会。

小学的时候,大部分的暑假我都是这样过的:早上看一个小时动画片,《魔卡少女樱》《网球王子》《名侦探柯南》《神龙斗士》《头文字 D》等等,然后写作业/画画/看杂志,中午上网,看书看杂志,下午继续看杂志或者画画,晚上看 7 点的动画片,然后出去散步什么的。真是太快乐了。什么时候也给现在的我来一个这样的暑假就好了。因为我是家族里最小的,所以家里的其他人给了我非常多的旧杂志,它们和我自己买的杂志一起构成了我整个假期,每天中午都从柜子里搬出一大叠旧杂志,然后坐在客厅地板上从阳光灿烂的中午看到夜幕低垂。看得最多的是《青年文摘》和《读者》,以及《知音》《家庭》……现在想想,还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我在杂志上看了那么多或纯情或狗血的婚恋故事,可能这就是我后来对各种电视剧保持免疫力的原因,看得实在太多了,套路都熟了,无论在我们班多么流行的偶像剧,我都兴致缺缺。直到开始接触到没那么套路的剧才开始沉迷。初一的时候,班主任没收了同学的一本《故事会》,说少儿不宜,我不禁想到我可是小学三年级就看过了……该看的看了,不该看的也看了。

少儿杂志我也还是看的。《天天爱学习》啦(至今都想吐槽这个名字),《中国卡通》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的那一系列杂志或多或少都有看过一些。有一次不小心打翻水在《小哥白尼》上,晾干了纸还皱皱的,那一页纸上面印的是一大片红色的忘了什么生物的卵的照片,每次拿出来重看都想起之前打翻了水,印象深刻。广东的小学生可能都知道一本杂志叫《红树林》,我幼儿园就开始看,看到五年级,觉得它质量下降了,就没有再买。感觉 2003、2004 年的时候是巅峰,那两年的杂志被我反反复复看了很多次。《儿童文学》也从小学二年级看到了初中,以前最喜欢的是《上》和《下》,现在回想起来反而是《中(选萃)》对我的影响最大,因为它选了很多经典作品。还有《童话大王》,我本身就是比较叛逆的性格,郑渊洁的童话很对我胃口,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尤其喜欢,只要是郑渊洁的书就会很有兴致看,结果也看了很多更适合成人的童话……郑渊洁最出名的是批评应试教育,但私以为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才是最强的部分,到现在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笔力。小时候喜欢他的长篇,现在反而觉得罗克系列的短篇更有意思,各式辛辣的吐槽讽刺看得实在很爽。

初中开始杂志就看少了。很多杂志的质量下滑,就没有再买,只是偶尔买几本《青年文摘》。高中就很少买杂志了,除了偶尔在小卖部买,基本都是在学校图书馆看的杂志。因为看的杂志变贵了……大都是铜版纸全彩印刷。《Vista 看天下》应该是高中生中最流行的了吧,虽然大家都说拿来积累作文素材顺便放松,但我好像也没怎么写进作文里……还有《凤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第一财经周刊》……几乎不看文学类杂志了。大学看的杂志也不多,偶尔在书院自修室的杂志架拿一本几个月前的杂志看。现在少看杂志一个原因是时间。看杂志听起来好像花不了多长时间,然而实际上走马观花地翻阅也很久,更不要提有时候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还要去搜索……看杂志非常容易入迷,一入迷,我的片子就会拖,一拖,就是熬夜……但怎么说呢,除了杂志,我还不是花大把时间刷社交媒体,自己拖延还怪杂志。

如今很多杂志都送给小朋友了。虽然有时觉得后悔送人,可是仔细想想真的很少会再拿出来翻看。觉得公众号和 RSS 就好像杂志一样,而且是自己挑选组合成的。但对同一个事件的评论,大部分公众号的推文我根本不愿意打开,换成杂志就不一样了。我对杂志的信任感还是远远超过公众号,传统纸媒的公众号也让我更愿意打开。而且直到现在,每一次看杂志,我仍然可以记下很多我想继续搜索的关键词,记下产生的灵感。我自己的杂志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它在我心里一直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