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退烧/从 flomo 说起

最近一直在看電腦玩物以前的文章。关注他好多年,以前是学生,只关注他写的一些软件资讯,会看他写的时间管理文章,但没有情景去实践。现在过渡到了社会人,重新翻出系列文章来看,愈发觉得许多小技巧相当实用。正在尝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倒是对新软件没有那么关心了,逐渐退烧。

感觉自己对当前用的工具都还算满意,不怎么去折腾,也不追求 all in one 了。最近一次尝试新工具应该是 flomo。不过事实上我也没有什么使用场景,碎片化的想法我直接写到 Dynalist 里,或是微信发送给自己也已经足够。标签在快速输入的时候并非必需,且可以手动打出来,后续依靠搜索聊天记录过滤。而我的做法是每天清理发送给自己的内容,及时归档,也不太需要标签。

不过最大的痛点应该是,flomo 在电脑端微信的对话框被收进了订阅号里,记录的时候还真不及发送给自己/文件传输助手便捷……作为一个每天抱着电脑的人,我的想法可能有 70% 都是在电脑前产生的。

其实说到记录的便捷,我觉得语音输入可能才是最大的杀器。因为现在一个人住,我语音输入的频率大大提高,有一天睡前,抱着手机说了很多关于边界感的想法,第二天一看,我说了 2029 个字,自己都吓到。如果纯打字,首先是这样的长度花费的时间会很长,必定写到熬夜。其次是,很多想法可能会在打字中被忘记。我想法多的时候经常出现这种打架情况:这句话如果不继续打完可能等下就忘记,但是脑子里的新想法不当即记下来可能也马上忘记。语音虽然也会遇到打架,但是由于输入的速度快,忘掉的机会就少了。

近两年流行卡片式笔记,但我都用不下去。「分类没有那么重要」的观点,我目前是不同意的。对于我来说,不及时归档分类就废了,它会淹没在一大堆想法中,再也打捞不起来。像 Roam Research 会根据你的 [[]] 们自动生成联结,但是即使我能看到哪里引用了它,也无法连成一片。自动生成的「联结」好像并不能成为我自己的东西。用的过程中,我也尚未发现自己的笔记中有什么以前没有注意的联系,大概是知识、想法的量不够吧。

我很喜欢直接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想法。之前在 Notion 也是一直尝试,但我最后会发现,即使用了标签,也无法很好地把想法结构化。比如 Notion 的 table,我打了两个标签,这两个标签如果想放到另一个大标签下,怎么办呢?我可以多打一个大标签,但是麻烦,也可以另外建立一个体系,把这些 page 都关联过去,但也很麻烦。RR 也是,我在 Daily Notes 里的想法,打上了标签,也 [[]] 了,但它们联结起来却还是散着的,并不能形成体系。

我仍然更习惯 outline 式的梳理,这是我自己思考后梳理成的框架,真正顺应我的逻辑,也保留了笔记条目的灵活性。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记得它的存在,也更愿意重看之前的想法。

其实框架、分类也并不是很复杂。例如我近期一直在关心饮食、routine 一类的事情,想到了什么马上记到 Dynalist,看到一个微波炉菜谱也扔进去,收集了两个微波炉菜谱后,我很快就 tab 了一个新条目「论微波炉都能做什么/菜谱」,到今天,这个条目下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微波炉快手菜了,需要的时候就挑两个来做。我也积累了很多饮食方面的建议,昨天下午我在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顺势把摘录都放到一起,很快又有了新的条目「健康饮食指南」。形成体系的方式非常符合直觉(对于我来说)。

不过这种形成标签、框架的前提,就是你要首先意识到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这也是我觉得 Roam Research 的双向链接鸡肋的地方,你首先要意识到这个关键词是可以 [[]] 的,才能触发自动联结,但既然都意识到了,搜索、标签就都可以用起来了,很多其它软件都可以做到,只要过滤、重组的呈现方式喜欢就好了。倒是 RR 形成的页面散着让我觉得很不符合直觉。

所以 flomo 的「随机漫步」还挺吸引我的。这种是自己可能很难主动意识到的。类似一些记录情绪的 App 里根据你记录的内容和情绪,分析出让你开心/伤心/……的关键词,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可能在它给出关联之前,你都不会发觉某某人原来如此令你开心。词频已经很能说明一些东西。我已经发现我的口头语有「其实」「说实话」「感觉」「真的」「不过」……这也是重读自己的博客才发现的。如果算法足够强大,对我写的东西进行语义分析,感觉会很有趣。不过,也可能会出现大量「虽然有关联,但并没有什么用」的标签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