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任务❌同时做多件事✅

深深地感受到一次只做一件事的重要性。这几天一直处于一个切换来切换去的状态,很明显,整个人都有点懵逼。刚刚结束任务跟同学聊天的时候,觉得自己思维碎成一片,打字的时候脑子里跳来跳去的,差点在一句话里说了 A 事情的起因然后接上 B 事情的想法。睡前思维都有一阵子停不下来,也是一件事还没想完就跳到另一件。虽然说我本来就会发散,但是一般是自然而然想到,不会直接切 = =

快速切换任务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不知道怎么记录时间了。切得太急了,不可能每次切换都记得在 Toggl 停止然后重新开始一个新的,一段时间内既有工作又有讨论又有刷微博,真的很混乱。结果就是一天下来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得慢慢在 Rescue Time 里面看。

拒绝多线程任务,这个原则已经被很多生产力相关的文章说烂了。但之前我并没有很深刻的体会。以前最多就是学习的时候摸鱼刷个微博什么的,但刷微博这种事,当然是刷着刷着就全身心在刷了,哪还会留着个心眼学习,只能算是学了 10 分钟玩了 1 小时。而我这几天大致是类似这样的:

下午准备写课程论文,查资料不到一刻钟,突然冒出一个紧急通知,我只好马上重新排工作计划+征求意见+分配任务,排计划的同时,老师回复了我上午的信息,不敢怠慢又马上回复,然后到了节目彩排的时间,于是开始彩排。导播的同学网速不好卡了,等太久了就开始查资料,她网又好了,于是回去……

这样操作下来,我对那些每次 20 分钟的番茄钟法再次表示不理解,20 分钟就停一下,这样思维一直打断怎么做得了事情?今天好不容易有了一段只做一件事的时间,顿时觉得混沌的大脑看到了光亮……

批评多线程任务的文章一般也会建议:一次只专心做一件事,不要一边听歌一边工作,不要开着各种通知云云。但这建议我很少实行。说实话我也很想关掉微信通知,然而工种原因,对于我来说很少能实现。我还喜欢边听游戏音乐/熟悉的歌边做事。游戏音乐,本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你投入当前任务的,既有一定的趣味,又保持克制,不抢夺你的注意力。听熟悉的歌也是,有时候任务告一段落,才发现自己原来在跟着唱。初中有一次考试结束后甚至有同学跟我说,我考试的时候一直在打拍子,而我丝毫没有意识到……因为太熟悉了,歌词旋律好像已经潜意识记住了,根本不会占用主要的思维,反而因为在跟唱而不会发散到别的事情。少数派的这篇文章讲的注意力模型我觉得很有意思,用一个无关痛痒的事物占据注意力的边缘,会让你更容易专注。我觉得这也解释了白噪音提高注意力的原理,白噪音就是一个几乎不会调动你注意力的事物。

费曼做过一个很好玩的小实验,一边做事一边默数。他的同事可以边说话边默数,而他不能。因为同事用的是大脑的视觉区域在默数,他用的是语言区域。一直觉得使用大脑的区域不同很有意思,比如我一边画(已经知道要画什么内容的)作业一边听播客、抽背单词、小组讨论,并不会互相干扰。

总之再次回到一次做一件事的感觉很好。要紧的是不要碎片化做事,这边做一点,又迅速切到那边做一点的方式真的会变傻(。比起一直切换任务,同时进行两件事更合适,因为如果大脑分管的区域一样你也做不下去啊。让熟悉、不会过多调动注意力的事物占据注意力边缘,专注于手头的事情足够久,感觉可以提高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