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FM | 期待我能做好平衡的那一天

又到周日。周末好短暂。TT

健康与精力管理

Disqus 评论系统不知为何一直很难加载出来,我也没什么时间去管,过段时间再看吧。如果按周一是一周的第一天,现在已经是 2020 年的第 47 周了。去年设立的挑战是每周写一篇博文,不能太水,一条不用严格遵守的线是 1000 字。结果到了下半年,实习、毕业论文、大四的必修课……太难坚持了。之前纠结挑战是要挑战整一年的博客字数呢,还是挑战每周都写。后来仔细想,我的初衷是想每周记录一下最近在做什么、想什么,过后再看感觉很有趣,所以还是挑战每周都写。

不过照目前来看,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仍然是很大的问题。下了班没精力了,有空只想玩,懒得写了。昨天去体测,退步了,而且体测完腰酸、腿酸……但我觉得等我适应了新解决方法,可能问题都要消失了,毕竟下学期没有课,论文也该差不多了。

真的很好奇小姜是怎么做到如此有活力的。其他人或多或少会有太累了兴致不高的时候,但他即使累了看上去情绪也还不错。经历了那么多还能说出「不会浪费你们的时间」「不会让大家后悔选择了我」这种话,真的很帅。对自己有要求,又能保持精力平衡,到底怎么做到的。

一直知道健康很重要,现在终于从脑子到心里都这样觉得了。饮食、锻炼、睡觉。这个礼拜的早睡挑战失败了好多次啊……不过倒是很早就困了。之前熬夜是觉得,熬夜好歹知道有几个小时可以挥霍,一般是做得完的,而早起就真的只剩下那么一两个小时了。我再怎么早起也做不到四五点起床。至多 6 点一刻。不过现在是真的熬不下去,好困喔,效率很低。还是只能白天提高效率。锻炼时间也不够,可以走远一点,但也做不到每天都走远一点。反而上班了可能每天都会在通勤上硬性走路半小时。

明年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吃饭。之前要兼顾课业,通勤也稍微长一点,一直没太多时间,自己做饭不现实。但下学期就比较接近毕业后的社会人生活了。午餐是可以早上做便当带去公司的,不过晚餐也要带便当吗?按照之前的情况预估,每天大约是 7 点下班。现在 Wynn 租的地方离公司 1 小时左右的路程,如果我到时候和她一起住,到家就 8 点左右,这时候才开始做饭吃饭,未免有点太晚了。所以很有可能每天要带两个饭盒,午餐和晚餐。通勤真是劝退,主要是广州地铁太猛了,是真的比北京猛。本来我觉得只要能拿出手机,Kindle 也不会有问题。但都是著名的挤死人大线,北京有空隙拿出 Kindle,广州有时候连手机都拿不出来,下班时间会好一些。广州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不管怎么说,期待我能做好平衡的那一天。

电子版与纸质版

看到 ZMonster 的博客最近日更当日摘要,觉得他的想法很有意思。我确实也常常陷入机械式地学习,然后只是填充自己笔记库的情况。多反思确实有用,写 review 就不容易陷入机械式的做事的模式,会对自己在做什么、做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有察觉。

不过最近关于 review 又有困扰,现在用 Dynalist 写,总有种难以联结起来的感觉。之前用 Notion 也是不顺手。虽然 Dynalist 可以活用 tag 来实现同样内容的重新聚合,也可以用网页版变相实现同时平铺几个页面,不过总觉得差点意思。前段时间很火的 Roam Research 也是,虽然可以重新聚合,但我主要是非常想念笔记簿横翻的感觉……连上翻笔记簿都不行,就想要横翻的。又开始想买纸质日程本了……我觉得很多关于电子版和纸质版的选择,在于线性和非线性。例如 Kindle 和纸质书,就是能不能方便地「翻阅」、用身体记忆这段文字/图片大致在书的哪一个位置。纸质的书除了文字本身,也附带了非常多额外的信息,而电子版把它们都去掉了。电子笔记也是,现实中一个笔记簿可以摊开来纵览全局,甚至可以多个笔记簿摊开在桌面,但电子笔记就算平铺开来也会受限于屏幕,大概就是许多人需要多个屏幕的原因吧。总觉得纸质的更能让我「意识」到写下的东西,但电子版实在是有太多无法割舍的便利性了。两边的优势与缺点都好明显,同时用又有重叠的地方。

尊重

前几天在 Mbti吐槽bot_ 看到关于「样本」的讨论,觉得有点羞愧。以前没有意识到这样不尊重别人。虽然我没有做得那么过分,但对不喜欢的人,确实有点把人家当成样本,心里是不尊重的。例如学车的时候,我知道教练就是很喜欢吹嘘,我只要夸一夸他会很得意,就会在他大讲年轻的经历后给出夸奖,然后就在心里暗自好笑:这个反应真的好符合我的预期啊,果然一夸就高兴得不得了。有种把人「看透」了(实际上无法确定有没有看透),然后自己莫名优越的感觉。

不过我又想到,大人逗小孩,其实也是预期了这么做小朋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就觉得很好玩。其实也是把孩子当成宠物/玩具了吧。但这种情况,可能大人并没有恶意,也不会有优越感。我困惑的一点在于,如果是本人没有恶意,对方感觉也还不错,是不是也不必那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