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星期一

今天是星期一。

早上出门的时候就有预感今天会下雨,阴沉了一天到傍晚 6 点才下。晚餐前才几滴雨,吃完端着餐盘出来就发现外面哗哗哗地下着大雨。这种程度的雨,伞都是没有用的,背包的防泼水也是没有用的,但是我仗着自己穿着拖鞋,背包里还一直塞着食品封装袋可以给笔电防水,就直接走了,结果走了三四分钟就发现没考虑裤子,停下来卷裤腿,不过已经晚了,已经湿了。觉得还是不能勇敢直面暴雨,就停下来等雨小一点。

手机滚动了几条预警,说海淀区暴雨蓝色预警,还有个大风的预警,它还说 27 分钟后雨势会渐弱变成中雨。我的内心:我天中雨也够可以的了,还快半小时才渐弱。风也确实该预警,凉得我不禁感叹:夏天是不是真的结束了。

等了十几分钟雨小了我就走去地铁站了。天意外的灰蓝灰蓝的,地上湿漉漉的好多积水,里面的倒影也蓝蓝的,整个世界都比平时蓝了。飞速驶过的车和溅起的水让我想起 2012 年的时候,也是下雨天,我站在校门口盯着车流的时候。

地铁站出入口人很多,大家都湿答答的。在车厢里我对座位毫无执念,因为裤子湿了,坐下来裤子贴在腿上还不如站着,裤子和腿还能保持一种微妙的距离。有一对情侣光着脚上来,手里拎着鞋,让我不禁感到今天穿着拖鞋上班是多么明智。

我觉得我喜欢地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都是陌生人,但是大家都一样下班回家,一样被雨困住搞得浑身湿漉漉的。我喜欢在人群里,比较有安全感,喜欢在陌生人中间,不用和人讲话,没人理我看的是什么书,没人理我周末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不是独处但又确实是独处。大家都说,你的通勤时间太长了,为什么这么想不开住这么远,你早上是不是得很早起,好辛苦。我很好奇,早起为什么会被普遍认为是一件辛苦的事情。7 月以来我极少熬夜,早睡早起,我发现合适的光线真的可以调整作息,北京的太阳早早升起,让我很多时候无痛早起。而且两个月过去了,我还是很喜欢地铁。

当然,通勤时间长对我没什么困扰的一个前提就是三餐的保证。要是饿着肚子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我可能也怨气很重吧。而且我不怎么加班,也不会因为挤地铁而萎靡不振。

今天在地铁看的是莫迪亚诺的《So You Don't Get Lost in the Neighborhood》,看到这句:

The bright light, the hubbub of noise, the comings and goings, the conversations in which he deluded himself he was participating, all this helped him overcome his momentary flagging after a short while.

真是相当符合我的心境。这种情景倒没有帮我 overcome 什么,但我真的很喜欢这种时候。

地铁真的是看书的好时候。如果通勤时间不是这么长,我的阅读时间不会这么长,估计会睡过去吧。暑假看得最多的是村上春树和莫迪亚诺。都是不一定有完整明确情节的故事,都带着某种距离感和疏离感,我还挺喜欢的。前阵子搜到《戴眼镜的女孩》,才发现原来我 2012 年的时候就在《儿童文学》上看过莫迪亚诺了,那时候就很喜欢。高中的时候他拿了诺贝尔,看了《青春咖啡馆》很喜欢,然后在学校图书馆接连把他的小说都借回来看,觉得很符合我的口味。村上春树也是高中开始看的,从散文和短篇开始看。

我的通勤时间真的很长。上地铁前湿了的裤子,出站的时候已经干得差不多了。我觉得 1 号线换乘八通线的时候干得最快,到了四惠站就是一股热浪袭来,让我还很有心情地等下一班空车。

今天并没有什么工作的热情。走回家的时候在想,5 年后的我会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实现项目一个接一个地来,自由职业想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的生活。自由职业需要很强的能力、口碑、自律以及抗压能力。我偶尔会觉得压力与焦虑好像也没什么不好,如果没有压力我就会蔫掉。但有时也会想自己是不是有点对负面情绪上瘾了。

雨到现在都没停。下雨就要听《비가 오는 날엔(下雨的日子)》,真的很好听,我觉得听起来不是悲伤的风格,所以听着听着心情反而上扬了一些,不知道会不会睡不着。晚安,周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