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文字记录的历史

我从 2008 年 8 月 28 日正式开始写日记。写在一个很旧的作业簿上。在此之前,自发的文字记录大约是 2006 年初,我在一本三百格本上写过一些类似于脑洞、故事的文字,但是并没有再多写,因为那时候我最喜欢的还是画画。

开始写日记大概是因为在哪里看到写日记的好处,然后我就开始写了。由此可见我的调节定向模式可能比较倾向于 promotion focus,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老师就要求我们写周记了,但是我并没有开始自发地写。我记得我的第一篇周记写了和同学放学后一起玩。我妈看完后建议我把「家长们在谈话」的「谈话」改成「聊天」,我虽然觉得「聊天」确实比「谈话」更好,但是坚持:我就是要「谈话」。于是就这么交上去了,荣获一个「阅」。

我的日记和安妮的日记

最早我写日记就是直接开始。后来在《儿童文学·选萃》上看到安妮·弗兰克的一篇日记,觉得里面的感受跟我很相似,也意外地发现竟然还有这种写信的日记格式,觉得很有意思,于是自己也开始用写信的格式写日记,假想一个知心好友倾诉。称呼换了好多个,一个个都充满了中二气息。11、12 岁的时候买了《安妮日记》,看完决定开始整理以前的日记,于是把好多个方格簿、田格簿上的日记重新抄到了另一个笔记本上。抄的时候有点意外:没想到感觉写了这么久,换到笔记本上居然这么少。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了我在日记里的话痨,而且从此停不下来,到了高中后期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话太多,手写过于浪费时间。

我一开始就很喜欢《安妮日记》。安妮的性格和思想都和我有相通之处。不过毕竟刚开始看的时候还太年轻,总喜欢把人家的成熟当作自己的成熟,以为看完了就能直接获得别人过五关斩六将拿到的勋章。所以小学,尤其是小学六年级的日记,初中的我都看不下去。烦恼是确实存在的,困扰的程度也是确实高的,但是描述的文字真是没眼看。加上我小学二年级就看过了郭敬明的《幻城》,并且被后记充满忧伤的文字迷住,四年级还试图手抄郭的那篇写文理分科的左手右手。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小学生在模仿郭敬明的文笔是什么样。

  1. 安妮面对的与父母关系的问题,我也有。但是,小学的我还没有安妮成熟,却以为自己跟她一样成熟。结果就是日记里放大描述了自己的情绪。
  2. 文笔异常矫情。

综上,不堪卒读。

《安妮日记》也让我很早就对很多青少年问题有了意识,给我共鸣,也带着我成长。不知道是因为安妮与我很相似呢,还是因为安妮的日记本就涉及了很多青少年共通的问题。很久以来,我都很困惑,为什么我的问题,我周围的同龄人都仿佛没有?是大家都隐藏了自己,还是他们真的没有那么多的问题?没有在同龄人中感受到相似性,我就只好自己在更远的地方寻找慰藉了。

故事

前面说过我 2006 年初的时候在三百格本上写脑洞。我记得我写过一个梦中梦,还写过被我妈叫出去买东西差点被车撞,不过这完全是虚构出来的。我倒是还在那个本子上写过一点真实的内容,不过也有改动,写过我妈去烫头发,但是感受不是真实的。我还画过一个海底的女孩子,然后给她取了一个巨长的名字,灵感来自当时「动漫世界」播的动画片《奥林匹斯星传》,这个女孩子被剪下来压在我家鞋柜的玻璃下面很久。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概是一二年级,我就开始想一个冒险故事。最开始是一个男生,名字叫林杰,后来觉得一个人去冒险有点荒唐,就给他加了一个哥哥叫林飞,灵感来自《少年文摘》2007 年 8 月一篇青春故事的角色名字,其间又加了几个配角,男主改了好多次名,每次都是我在哪里看到了一个觉得很帅很好听的名字就给他改名。故事情节基本随着我当时在看的动画片的情节变化发展。真不知道为什么我小时候的动画片有那么多是冒险类型,主角通过层层关卡的考验成长,最终靠信念的力量爆发出无穷的潜能打败大 boss。就像很多人一样,我也是睡前想故事,自己不出声地表演,脑内配音。有好多次给主角加了情感戏把自己感动哭了。然后白天我会画画,把脑内情节画出来,画了一张又一张。后来把男主换成女主,两个女生继续冒险。

2010 年有部动画片叫《超智能足球》,我为此注册了一个百度账号,开始了自己的贴吧生涯,第一次看到了同人文,然后把自己的主角名字换成主角名字发到超智能足球吧,不过也是发了两次就懒得继续了。与此同时也开始做文学梦,写一点小童话故事去投稿。

小学五年级买了《兰德里校园报》,兴致勃勃地自己开始做报纸,不过当然是半途而废。小学毕业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这里埋下的种子,我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校园加悬疑加冒险加成长,主角都是报社的学生记者。整个初中都在脑内这个故事,某个假期写满了好多张草稿纸,前几天翻出来看,字小得令人崩溃,密密麻麻看不下去。学期中则写在 A6 的笔记本上。初中因为过得比较开心,开心的时候就会忘记写日记,所以这些故事反而成了窥见我当时在想什么的唯一文本。情节推进不多,主角在找校长或是爷爷的行踪,我也在灵感里找他的行踪。不过我在故事里原原本本地记下了很多真实的生活场景,以及自己的很多向往,也借主角之口说出了很多想法,都是我很喜欢的。初中放学时傍晚的城市景色,夏天的阳光,还有坐在街边吃热乎乎的薯条,不管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描写。

高中住在学校,是一个比较大的改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我的悬疑校园冒险成长故事告一段落了。初中毕业的暑假开始真正接触韩流明星,看了好几篇同人。刚好在高一入学后一两个月看到了一篇很好看的同人,对我故事的感情戏有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时候我的故事就滤掉了悬疑推理冒险,纯粹变成了一个青春成长故事,并且到今天都没有完结。其实我写的故事都是很多片段,情节不完整。高中写故事全部是写在草稿纸、便利贴上,去年夏末的时候我才全部整理出来。后来我写故事并不是因为想到了情节,而是单纯地想要表达情绪。我的很多情绪想法都借主角描写了出来。有时候回头看会惊讶于自己的情绪怎么会这么的激烈,但是确确实实,我的情绪就是那么的激烈。

有时候写日记,第一人称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种羞耻感。有一种方法是用母语之外的语言客观描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写故事。借角色之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借描写角色描写自己,复刻自己想记得的场景。

手帐

微博最火的时候我都没有玩微博,坚守在贴吧。直到初中毕业,很多高中攻略信息都在微博上发,才注册了微博。2015 年初的时候 warfalcon 的微博转发了一个坚持手帐的博主,然后我就打开了手帐世界的大门。手帐完全是融合了各个圈子,文具、时间管理、设计排版,何况所谓万物皆手帐,什么都能和手帐搭上边。

我从小就很喜欢日程本、效率一类的东西。小时候我妈有一个小小的手帐本被她用作电话簿了,那时候我就经常把玩,一年级的寒假还自己在纸上写寒假计划,某月某日星期几要做什么,不过每天都是计划画画而已。大概三年级的时候,有天新华书店的童书区装修,偶然到了另一边学习方法、成功学、时间管理、自我提升的图书区,也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很早就看了很多效率、自我管理的书,但是并没有付诸实践。8 岁的时候在杂志里看到一个算术方法,怕忘记了,就找笔记本写下来,后来还有剪报,自己写栏目、编者按(虽然当时根本不知道编者按是什么),假装这是一本杂志。记得在杂志上看过,如果一个人能坚持收集整理这些有用的知识,那十年后他该多么牛逼啊。现在已经不止十年了,并没有。

总而言之手帐就是把我从小到大的很多爱好融合到了一起,所以刚接触的时候很兴奋。但是我一开始就很明确地不喜欢装饰得很少女的手帐,我的取向是效率型、适度的复古以及简洁明快的手帐,还很喜欢那些用生活中的包装纸、宣传单作为装饰的手帐。我对很贵的笔记本、笔都没有什么兴趣,主要是因为我比较穷。所以我高中做出的效率手帐的尝试都是在普通笔记本上进行的。高中后期不太写专门的日记,想法大多写在手帐的边角里,或是写在故事里。

我的一大毛病就是喜欢收集工具。比如花很多时间去找哪款 APP 比较好,哪种方法比较省事。有时候过度了。当时收集手帐的模板、用法也收集了很久,因为我很想在某个具有仪式感的日子前建立起一个完美的手帐体系,然后就开始用。事实证明,就算建立起来了,我也不能遵照计划使用。现在我终于吸取了教训,变成了一个随意的人。

博客

我的第一个博客是新浪博客。大概是 2009 年的春节建的。那时候我想给郑渊洁的博客留个言,就在表姐的指导下开了一个博客。表姐:看来我也要开一个新浪博客才可以给你留言。然后我给郑渊洁留了言,此后几天都没找到新建日志的按钮,问了几位都没有搞清楚我实际的问题。结果就是我的博客从此搁置,我表姐的博客倒是欣欣向荣地写了下去,并在我小学有一天百度自己名字的时候被搜了出来,不过如今这个博客也荒废许久了。那几天我沉迷于百度自己和认识的人的名字,还找到了一个小学同学的博客,是在她妈妈的要求下写的日记。那就是货真价实的「日」记了。不像我都是想起来才写。

我的第二个博客是初中的时候建的,还是新浪。当时周围的同学沉迷于诸如《华胥引》之类的小说,我对此感到很痛心,少年强则国强,可是现在的少年都在喜欢什么东西啊!在日记里批评后觉得不够,决定写博文来批判一下,同时决心要坚持写下去。雄心壮志地写了第一篇表明这个博客是用来干嘛的,第二篇批判没批判完打算过后继续。然后我就忘记了这个博客的存在。

第三个博客是高中的时候想练习英文,要写英文博客开的。在 Blog.com (不确定具体域名了)注册了一个博客,写了两篇后 Blog.com 被墙,进不去自己的博客。第三个博客,卒。其实,高中周间都住在学校,周末也没有很光明正大的上网时间(虽然我也一直粘在电脑前),不是非常适合写博客。高二的时候受村上春树影响决定开始写随笔,手写在笔记本上,写了 4 篇后就忘记了,后来翻出来挣扎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有继续写。

此番新开一个博客,是受到了一些微信公众号的感染。比如初中同学的「忍冬子」,能够有这样的文笔和坚持,令我佩服。比如「Morning Rocks」,每一篇都可以看出唯一的撰稿人的用心。我也一直想有一个自己的小宇宙,存放自己的火花和小作品。我的日记向来的关键词是「情绪」而少有对生活的客观描述,想要借日志来以另一种视角记录自己的生活。我的名字谐音是 541,所以这个小宇宙的名字就是 541。不过算命先生说,我的名字叫「斯迪」比较好,所以我从高中起,画的画和偶尔的信的署名会写斯迪。不知道这个新开的博客又会是怎样的命运,坚持也好荒废也好,总要有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