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横祸的 OneNote

下午在整理 OneNote 的时候,它突然崩溃了,打不开。而且正在移动的分区也没有同步,在其他设备,这部分笔记就消失了。要说丢了剪藏的文章也就算了,丢的是自己写的东西, 2018 一整年的日记,以及高中时期写的故事片段。心情相当郁闷。高中写的那些故事还是小事,毕竟当时写在纸上,原稿还在,但日记我根本没有备份。

论备份的重要性。虽然一直知道,但 OneNote 用了几年没出过什么问题,就懈怠了。其实我一直挺迷信云端的,觉得有云端保存着问题不大,谁能想到同步速度赶不及崩溃的速度呢?而且日记一气呵成,完了还要操心备份,体验也不是那么美妙。

折腾到快 7 点还是无解,赶紧下楼吃晚饭。吃完饭想去东门给单车打气,顺便思考一下人生。一路上吹着冷风都在回忆我 2018 年做了什么,结论是:大事件的记录在谷歌日历、微信聊天记录里还是能有备份的,不至于完全抓瞎,但是一些情绪、有趣的事件和对话、部分思考是相当难找回了。

稍微冷静下来后开始思考这些丢失的日记对我的意义。之前也时不时地想想写日记有什么好处。高中就觉得自己话太多,写日记太耗时间,很少写单篇日记,但还是用便利贴写了不少。上了大学改用 OneNote 写,一年一个分区,打字显然比手写效率高出太多,后来也就基本没为写日记的时长困扰。唯一的问题是:除了记录下自己的情绪,日记又有什么用呢?实际上日记对于我少有「发泄情绪」的作用,甚至会越写越生气,难过也不会随着记录而消散。写完后我极少回看,有时会想不起某段时间做了什么,想到看看日记回忆一下,但我日记大部分时候仅记录某件激起我情绪的事件,并没有记下「最近在做什么」「最近认识了谁」,其实作用也没有很大。有时也会在日记里自省,但后续的行动也一般跟不上。

之前也有开始改良写日记这件事,想着写也是写,不如让花的时间更有意义一些。因此把一些对自己的观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转移到了 Dynalist 里。也重新开始建立自己的手帐体系,思考怎么更好地回顾自省。 OneNote 里的日记基本是随意的吐槽。事实上,日记也写得越来越少,大部分时候直接和朋友家人聊天说完,就不愿意在日记里再写一遍。一些思考也慢慢想要写得更完整、深入一些,以公开发布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独立的文章,不要埋在日记里。

说起来其实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我开心的时候很少想起来写日记,写日记一般是生气伤心,或是尝试/遇到了新鲜事物,有所感悟的时候。其实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日记的数量看出某段时间的状态。最明显的就是大约 2012 年到 2013 年,日记写得很少,故事片段倒是写了很多,故事情节不一定向上,但总体基调还是积极的。而回想起来状态不好的阶段,花在日记上的时间都比较长,故事的主角一般也会跟着我受苦XD。

为什么日记会写得多呢?因为可以沟通的渠道太少了。线下交流深度内容的契机氛围,大约可以总结为:参与的人能够不带评判、深夜、可以激起舆论的社会事件的发生。 对于一些深度交流,深夜真的是一个极常见的契机。昏暗的光线,看不清对方的神情,让人有安全感,更愿意对同伴讲述;深夜负面情绪渐起,更容易忆起心事;深夜也少有新的工作任务会分配到自己,长夜漫漫,可以放心地娓娓道来。很可惜,我很少进入这样的氛围,也极少遇到我愿意加入的氛围。所以我只能写日记。

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网络让人更容易敞开心扉。 除了家人,我愿意讲出自己感受、思考的时候大部分是通过网络聊天,同现实中认识的朋友。网络就像昏暗的光线,看不见对方的表情,用文字也更能理清楚自己的逻辑。现在日记写得少,一部分原因是我通过网络进行深度交流的时间增加了许多。

我也在想,如果说伤心有时难以引起他人共鸣,那生气呢?为何之前同家人朋友吐槽还不够,还要自己再多写篇日记批判一番?为何现在对再次批判、描述自己情绪的兴趣又减弱了?如今我常常觉得,情绪太强烈又难以和他人述说时,自身已经被情绪折腾得很累,不愿再写;与他人吐槽时也渐渐习惯把所有的逻辑都梳理一次,再写一遍仿佛没太大意思——又无人同我吵!或许只是随着成长,没心思把自己的情绪细细描摹吧。

回到还未恢复正常的 OneNote,除了日记,我之前习惯用它收集各式各样的资料,剪藏功能用得相当频繁。我 8 岁时也是,剪报、抄下书上有用的内容,集成好几本笔记簿。OneNote 就是我长大后的剪报本。后来发现和小时候一样陷入了「收藏=用了」的状况,OneNote 里文章越来越多,我真正实践的却很少。下午整理的时候大刀阔斧地删除了一些永远不会看的资料,正要重新建立 OneNote 的体系,就遭此横祸。删除的资料还在,无论如何也不会自己删除的日记、故事反而丢失了。让我思考了一下自己的体系,思考了日记的意义,然而还是在心里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偏偏在 12 月中旬出事,接下来估计不会再用 OneNote 了,新年新气象,已经下载了印象笔记准备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