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当担忧变成现实,反而平静下来。不知道是真的平静还是麻木。有些事情要努力改变,但也有些事情只能接受。比如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比如就算你再怎么强大,遇到傻逼/奇葩/疯子有时候也很无措,他们就是有影响到你的能力。再怎么恨,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能改变则努力,不能则尽量远离,无法远离呢,只能小心不要一直正面对抗。
最近一个星期都挺颓废的,不过还是解决了一部分小问题。
微信聊天记录清理
并不是清理与别人的聊天记录,而是清理与自己的聊天记录…… 之前因为很多任务都是通过微信通知,就拉了一个只有自己的群聊,命名为「待办提醒」,用作任务的临时 Inbox,微信本身的「自己」就打算用作除了 to do 以外的 Inbox。
实际情况用起来,我根本就不会去区分两个 Inbox,需要处理的一股脑往里面丢,完全无视优先级。虽然真正紧急的 to do 我基本记得,但这建立在我大部分时候及时写进了 Microsoft To Do 里,以及强迫症一遍遍翻聊天记录的基础上。那这两个 Inbox 就失去了清空大脑的作用了。
这两天把聊天记录来了一次大清理,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筛出仍然有用的信息另外处理,然后直接删掉了「待办提醒」的群聊,只剩下微信自带的「自己」。然后设定了一个规则,发送给自己的信息必须在当天处理转移掉,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临时 Inbox。
除了任务,我之前给自己转发的还有公众号文章,一些聊天中说到的知识点,想收藏的微博,喜欢的杂志图、插画等等。公众号文章好说,直接复制链接,丢进 Pocket,稍后读的文章全部集中到一个地方。知识点慢慢集中到语雀知识库里。杂志图之类的,我现在的选择是豆瓣相册,现在好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存放图片的地方啊。至于其他一些有用的信息,我就根据它的具体类型来判断,简短些的信息一般会收集到 Dynalist,确实想时不时看一看的文章则剪藏到 Notion。
Pocket 整理
这几天还整理了 Pocket。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直往里面扔文章,一直没打开看,或是看完了想继续处理,但并没有进一步动作。其次就是有些稍后读的文章分散在微信。
分散的问题很简单,只要设立规则遵守即可。主要是阅读和进一步处理的问题。阅读的时间是肯定有的,看我每天刷多久的微博…… 现在初步的方案是:饭后刷微博的时间替换成 RSS 和 Pocket,及时给文章打标签,每周处理一次列表里的文章,例如打了「dynalist」标签的文章(大概率是资源站的推荐)提取出信息存档至 Dynalist。
笔记软件选择:Notion
自从 OneNote 失去了我,我就又开始寻找新的笔记软件。高中的时候用过为知笔记、印象笔记,中间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直接把 Pocket 当成笔记剪藏工具来用,最后投奔 OneNote。时至今日我已经忘记了当初为何抛弃为知笔记,而现在来看,它显然也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前阵子再次下载了印象笔记,仍然不顺手,看来我和大象还是没什么缘分。最后我又重新拾起了此前因为网速问题抛弃的 Notion。
不知道是网速问题有所改善,还是我的容忍度进步了,总之这次用下来了。抛弃 OneNote 前,我再次查看了我以前的笔记,发现其实很多剪藏并无必要——我根本就没有回头再去看。只有少数几篇文章我会反复打开来回顾。所以抛弃 OneNote 的同时,我也抛弃了大量的网页剪藏笔记,只留下几篇。两个月过去了,毫无影响。充分地说明我以前用 OneNote 的方式完全是把它当成垃圾桶……
日记我并没有搬运到 Notion,也是考虑到我平时很少会回头看以前的日记。大部分日记都是吐槽、情绪化的内容,没什么可看的,2018 年上半年难得有段时间的记录特别有意思,还被 OneNote 搞丢了:) 那么多有趣的对话啊!心痛。现在我也比较少长篇大论地写日记了,只是简单地写下整体的状态。
现在 Notion 更多是被我用作个人管理。多种视图、各个 database 之间的联动很方便。没错,我又抛弃了纸质手帐。我也真是爱折腾…… 同时我也慢慢在改掉「收藏不看」的囤积习惯,仔细思考文章是否值得剪藏,能不能当下就消化、转化为实在的行动,尽量控制剪藏的冲动。
当下最郁闷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博客同步问题…… Gridea 从上周起就同步不了,到昨天我瞎折腾,不知为何连主页打开都一片空白了。本来觉得 Gridea 已经是很傻瓜的解决方式了,结果还是逃不过看不懂报错的命运,昨天试图转回 GitHub Pages 原本的更新方式,然而 clone 不下来,报错。雪花飘飘,北风萧萧,代码小白真的只配拥有公众号吗 orz